7月13日8時至18時,擁有82年歷史的水務集團平湖門水廠一組濾池停產檢修。清洗隊隊長彭懷玉帶著他的團隊,早早地來到廠區,對濾池進行清洗。
58歲的工人徐國民穿著下水褲,一層層地下到反應池,每下到一層就用水槍對反應池進行沖洗,并用抽水機將泥漿抽到過渡區。在過渡區,徐國民的同事徐文清也穿著下水褲順著竹梯,下到了過渡區的底部,齊腰深的淤泥讓他行動頗為不易,他同樣用高壓水槍沖洗著過渡區的淤泥。
平湖門水廠副廠長張鵬介紹,平時排泥泵都會從底下對過渡區的淤泥進行抽排,不過抽排并不徹底,時間長了,反應池和過渡區會沉淀大量的淤泥,不僅影響水質,也會影響濾池運轉效率,因此只得放空沉淀池里的水,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沖洗。
為何選擇夏季對濾池進行停產檢修,張鵬介紹,平湖門水廠的工藝流程為:源水―取水泵船―反應池―沉淀池―濾池―清水庫―關水泵房―管網。濾池一般一年停產檢修兩次,分別是夏季和冬季,這是因為夏季雨量較大,長江進入汛期,江水較為渾濁,冬季江水較淺,同樣也容易把泥沙抽上來,沉淀的泥土都較多。
下午2時許,檢修人員開始拿著高壓水槍對沉淀池進行沖洗。18時,平湖門水廠二期的一組沉淀池開始運轉,向外送水。武漢市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,平湖門水廠停產一天檢修對居民用水影響不大。
目前,平湖門水廠日供應自來水20萬噸,可以滿足40萬人的用水。國家規定的自來水出廠水濁度應為1NTU,而平湖門水廠出廠自來水的濁度僅為0.14NTU。
楚天金報記者全程觀摩了清洗過程,并于7月14日對此刊發了整版報道。
(水務集團 供稿)